2022年1月23日 星期日

「買賣外幣賺差價」作為退休後的收入,可行嗎?(三之三)

 「外幣兩得存款」是甚麼

回到文章早前提及的「外幣兩得存款」。
記得多年前,香港中國銀行推出這金融產品時,是用「外幣兩得存款」這名字。當年的宣傳是,無論匯市升或跌,存戶都可以賺得高息。

外幣兩得存款

其他名稱
今天,恆生銀行稱這產品為「更特息」投資存款;香港中國銀行稱這產品為「雙貨幣投資」。
「外幣兩得存款」通常是指港元和一隻外幣(例如澳元),一個恊定匯價(例如1澳元兌7.2172港元),存款期(例如7天),年利率(例如17.3505%),本金(例如 200,000港元,即27,711.578澳元)。

到期日的兩種情況
情況一:澳元升值,1澳元兌 7.2172港元或以上。存戶可得本金 200,000港元 加  665.5港元 (即年化利率為 665.5/200,000/7*365=17.35%)。
情況二:澳元貶值,例如1澳元兌 7.1672港元。存戶可得以澳元計的等值本金 27,711.578 澳元 加   92.212 澳元 (即年化利率為 92.212/27711.578/7*365=17.35%)。

無論升或跌,都可得高息
無論澳元升或跌,都可得高息回報,真神奇啊。
事實是,在情況二,澳元貶值了,存戶取得27,711.578 澳元 +  92.212 澳元 = 27,803.79 澳元。如果以當天的匯價轉回港元,只可兌得 199,275.32港元,存戶其實是損失了 724.68港元。

產品背後是「外幣認沽(看跌)期權」
當存戶開立「外幣兩得存款」時,銀行其實是在外匯市場,代存戶沽出「外幣認沽(看跌)期權」,由於是期權的賣方,可以收到買方付出的期權金,銀行把期權金以利息的名義,交給存戶。
再以上述「外幣兩得存款」為例,銀行是代存戶沽出「澳元認沽(看跌)期權」,「約定匯率」是:1澳元兌 7.2172港元。「期權」賣方收到買方的期權金是 665.5港元。

到期日的兩種情況
在到期日(即七日後),如果澳元升值了,即 1澳元兌 7.2172港元或以上,「期權」買方看錯了匯率走勢,損失了期權金。「期權」賣方(即存戶),便把期權金袋袋平安。
反之,在到期日澳元貶值了,例如1澳元兌 7.1672港元。根據「期權」合約,賣方(即存戶)一定要以「約定匯率」(即 1澳元兌 7.2172港元)把 200,000港元交給「期權」買方,換回 27,711.578澳元。
換句話說,當港元下跌時,存戶可以收到「港元本金」和「港元高息」;當澳元下跌時,存戶可以收到「澳元本金」和「澳元高息」。

儲存外幣,用以交付子女外國學費

「外幣兩得存款」適合有定期外幣需要的人嗎?
如果有子女在外國讀書,定期要以外幣交學費;又或者買了外國樓,做了外幣按揭,定期要以外幣供樓。當港元下跌時,存戶可以收到「高息港元」;當外幣下跌時,存戶可以收到「高息外幣」。那麼,他便可以在外幣下跌時,在匯價低位時儲存外幣,用以支付定期外幣開支。

沒有必賺的投資策略
當然,世上沒有必賺的投資策略,當外匯出現單邊市況,例如外幣一路上升,存戶在存款到期時只收到港元。在這情況下,最終也要在匯價高位時兌換外幣,用以支付開支。

儲存外幣,用以月供外國物業 

用「外幣兩得存款」作為退休後的收入
如果你沒有定期外幣需要,希望用「外幣兩得存款」的所謂高息,作為退休後定期收入,可行嗎?
筆者的答案是不可行,在香港退休的人,開支當然是港元。如果外幣下跌了,「外幣兩得存款」的本金和所謂高息,都是外幣。這些錢始終要兌換回港元,用作開支。到時,便要面對損失了。

《 完 》


「買賣外幣賺差價」作為退休後的收入,可行嗎?(三之二)

 有關外匯價格的理論

世界主要貨幣(例如:美元,歐羅,英鎊,日元,加元 等等)都是自由浮動的,以這五種貨幣為例。便有《美元兌歐羅》、《美元兌英鎊》、《歐羅兌日元》等等十種匯兌關係。有關價格,秒秒鐘在波動,這些市場外匯價格,是如何釐定的呢?有那些因素,影響外匯價格呢?

購買力平價理論 (Purchasing Power Parity Theory)
這理論建基於一個假設:「同一商品,在 A 國和 B 國的售價,應該是差不多」。例如同一個巨無霸漢堡包,在A 國賣20元,在B 國賣40元。那麼,A 國 1 元便應該可以兌 B 國 2 元了。
可是,如果 A 國 1 元可以兌 B 國的 2.5 元,甚至3元。那麼, B 國的貨幣,有可能被低估了。

比較巨無霸價格:測量兩種貨幣的匯率是否合理

操控匯率
在現實國際關係中,常常聽到 A 國指責 B 國操控匯率,推低本國貨幣匯價,做成不公平競爭。「購買力平價理論」,常常是這類指控的其中一個理論基礎。

理論的假設,值得商榷
可是,同一商品,在 A 國和 B 國的售價,是被很多因素影響,差距可以很大。影響因素可以是:稅務成本、運輸成本、營銷成本等等。「同一商品,在 A 國和 B 國的售價,應該是差不多」這一假設,很有商榷餘地。

「消費物價指數」:由一籃子的商品及服務價格組成

理論難以應用
如果要用購買力平價理論去分析兩個國家之間的匯率,便要收集大量不同商品和服務的價格,工作量很大,十分不便。最方便的方法是比較兩國的「消費物價指數」。可是,不同國家的「消費物價指數」,往往是基於不同的商品和服務組合而制定,難以直接用來分析匯率。

其他外匯價格的理論
除了「購買力平價理論」之外,還有很多不同的理論。例如:「國際借貸理論」、「利率平價理論」、「國際收支理論」、「資產市場理論」等等。筆者不是想在此討論這些理論,而是想指出,影響外匯價格的因素十分多,不是筆者這一普通散戶可以輕易掌握的。

用「技術分析」投資外匯
對於筆者來說,要掌握一個國家的「通貨膨脹形勢」、「利率走勢」、「國際收支情況」等等宏觀數據,然後去決定買賣外匯,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。有人會取笑筆者,把簡單事情複雜化。
現實的情況是,散戶是不用看這麼多數據,看看移動平均線,找找「阻力位」,「支持位」,便可以做買賣了。

胡亂買賣外匯和到澳門買大細差不多

股票投資比外匯投資踏實
筆者一直掌握不到「技術分析」,單單在日線圖或月線圖上劃幾條線,便可以決定入市做買賣,對筆者來說,這和到澳門買大細差不多。
看看公司的市報,跟進有關公司及其所在行業的新聞,然後才買賣,心中便踏實多了。這也是筆者喜歡投資股市,而不敢參與外匯買賣的原因。

註:如對「外匯價格的理論」感興趣,可以看看這個網上課程

「買賣外幣賺差價」作為退休後的收入,可行嗎?(三之一)

國家很少會倒閉
近日和一位退休人士茶聚,他除了自住物業之外,便沒有投資其他資產。但他沾沾自喜地說,他間中會買賣外幣賺差價,常常有斬獲。比起股票,外幣十分穩陣,原因是國家很少會倒閉。反觀股票投資,發行股票的公司卻常常會倒閉,令投資者血本無歸。

很多人喜歡買賣外幣賺差價

「外幣兩得存款」
這位退休人士特別喜歡用「外幣兩得存款」(恆生銀行稱這產品為:「更特息」投資存款;中國銀行稱這產品為:「雙貨幣投資」),賺取高息。
有關「外幣兩得存款」的詳情,筆者會在第三節討論。

金本位制度
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,各西方發達國家的外匯價格,並不是自由浮動,而是採用固定匯率的「金本位制度」。
1944年,二次大戰快要終結,世界各國的金融專家(包括大名頂頂的經濟學家凱因斯,John Maynard Keynes),齊集美國的滑雪聖地布列敦森林公園,商討二次後的世界金融秩序。會議達成有名的「布列敦森林協定 Bretton Woods Agreements」。將美元和黃金掛勾(一盎司黃金等同35美元),然後世界各國貨幣和美元掛勾,形成一個金本位制度。

金本位制度:一盎司黃金等同35美元

金本位的終結與外匯價格自由浮動
1971年8月,當時在任的美國總統尼克遜(Richard Nixon),宣佈美元不再受「布列敦森林協定 」的約束。自此,美元和各世界主要貨幣,開始進入外匯價格自由浮動年代。隨後,各西方發達國家更容許外匯自由流動,買賣外匯變得愈來愈方便。
香港是個國際金融中心,資金可以自由進出,一般香港市民很容易透過銀行等金融機構,進行「外幣買賣」。
可是,「外幣買賣」容易了,是否就表示「外幣買賣」是一項好的個人投資選擇?我們在下一篇詳細討論。